查看原文
其他

当艺术遇到自然

gaiainstitute 盖娅研究院
2024-08-30

「盖娅星球」是「盖娅研究院」的播客栏目,通过理论支持自然教育实践,帮助建构生态观、整体联结地学习生态知识、教育理念,让自然教育一线工作者更有力量。

 「生态伦理」系列通过邀请不同学科的研究者,从他们的专业视角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。本文是「盖娅星球」第六期节目「生态艺术:重新连接人与地球生态系统」的主要内容,想要了解全部精彩内容,可以在小宇宙、网易云音乐、苹果播客、spodify 订阅「盖娅星球」收听。


【本期嘉宾】

靳立鹏

四川美术学院 生态艺术特色工作室


【主要内容】

  • 从油画专业到动物伦理和当代艺术

  • 从动物个体的痛苦关注到系统的问题

  • 博士后期对于生态艺术开始感兴趣,来川美后进行探索和实践

  • 艺术不只是发生在美术馆

  • 社会性的艺术开始和公共空间、教育发生紧密关联,艺术开始植入生活之中

  • 艺术是对问题柔性的批评

  • 每个地方都有适合这个地方的艺术介入方式

  • 生态艺术的基本特征:对生态系统的照顾、不是以媒介导向、有非常强的教育维度

  • 生态艺术的三大领域:艺术、科学、社群

  • 生态艺术是跨领域的、开放的、面向未来的

  • 大学university是否可以传达宇宙universe的故事

  • 让生态成为未来大学的底色,成为所有学科的基础

  • 艺术的含义来源于梵语,是宇宙不断的创造和生成的过程

  • 很多艺术需要借助自然的力量完成的,艺术家和自然是合作的关系

  • 艺术和美不能完全划等号,我们追求的不是唯美、也不只是视觉的美

  • 生态美育:如何发展感知能力,感知到我们周围的世界

  • 美学的原点:αισθητική源自希腊语,和感知和观察有关;后面演变成美学Aesthetic

  • 美育不是狭义的艺术教育,而是重新对生态系统的感知,寻找内在的联系

  • 每个人和外在的系统都有着内在的关联,现在的问题是感受不到这个关联

  • 人和自然关系:自然不是死的,也有思维mind,人类的思维如何和自然同频

  • 个体能否能感受到TA和系统是千丝万缕的联系,即使是看不到、也是存在的

  • 通过教育和艺术让看不见的联系可视化,造成心灵上的震颤

  • 生态艺术行动也是教育过程:从校园建筑垃圾堆放处到“愈园计划”

  • 朴门的原则不只是可以设计花园,也可以指导社会创新

  • 堆肥、手的教育、土壤的转化:不是孤立的劳动教育

  • 艺术工作者的重要作用是连接:建立和人的关系,和社区一起重新创造和万物的关系

  • 艺术和行动的关系:只有落实到行动,才能检验思考,才能有新的启发

  • 培养有行动魄力的人、有勇气的人

  • 感知的反义词:麻木,因为麻木,所以不仁

  • 生态艺术让每个人都有行动和改变的力量,每个人都是小蝴蝶,可以掀起风暴

  • 对自然教育从业者的建议:理解自然系统的运作模式,面对生态危机,探索未来的社会怎样才能可持续,培养拥抱复杂性的个体

【延伸阅读】

《大地在心》 作者:大卫·奥尔

《生态艺术》 作者:靳立鹏

微信公众号:生态艺术行动


【盖娅星球006】

策划/陈阳(大叶榄仁)

主播/陈阳(大叶榄仁)

剪辑/Sophie(猴仔)

视觉/刘莹(萤火牛)

音乐/陈建年 - 走活传统

出品/盖娅研究院

欢迎订阅小宇宙「盖娅星球」,自然教育从业者的资源库



扫码收听‍‍‍‍‍‍‍



点击关注 🌟星标收藏



联系盖娅研究院

盖娅研究院的使命是架起环境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桥梁,提升一线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效能感,让理论和实践能够良性循环;愿景是专业、健康的自然教育行业发展。 

想看什么类型的文章、听哪些方面的播客,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填写!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盖娅研究院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